榜样的力量
先行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关键取决于其在价值引领上的号召力,因此道德实践中必须紧紧抓住社会的重点群体。具体来说,在当代中国社会,应以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师、医生、宣传媒体工作者、城市窗口服务工作者等特殊群体作为道德行为的先行者,强化榜样示范,以其杠杆作用,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增进文明精神的传承。一方面,这些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在道德建设中理应走在前列。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群体和社会接触广泛,他们的行为为社会所关注,社会影响力大,往往会被社会所效法,从而起到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
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南通市近年来以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行风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大力推进各类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涌现出400多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一些领导和专家把南通出现的众多感人的先进事迹统称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扶危济困、做好事不留名的“莫文隋”事迹就是南通诸多感人事迹的典型代表。1995年3月,南通工学院两位贫困学生先后收到署名“莫文隋”(“莫问谁”的谐音,实际是南通工学院教师)的陌生人的赞助。在领导肯定和媒体的推动下,“莫文隋”的事迹很快为大家所熟悉、认可、赞赏,并在社会上形成群起效仿“莫文隋”的热潮。据南通市慈善会、社会福利院和希望工程办公室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出现“莫文隋”后不到3年时间,就收到捐款近百万元,其中不留名的就有一百多笔。效仿“莫文隋”的热潮向祖国各地扩展,一些海外华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道德的平台
在荣辱观实践中,道德实践平台可以把个体的为善行为变成群体的为善行为,显示出群体服务的巨大优势,发挥出组织的优势。一方面这种活动平台,畅通了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在为善群体和需要服务的群体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传递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把自发的为善行为上升为自觉的为善行为,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同时,活动平台也使个人的道德实践在群体中找到了认同和归宿,使个体道德行为和社会环境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从而深化荣辱心理体验,增强道德信念。
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正是南通市在这方面的重要创举之一。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创办于1998年,主要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军烈属、见义勇为英雄家属、离休干部、下岗职工和特殊困难者传递服务需求信息,提供无偿服务。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成立后,一方面在社会上公开招募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志愿者,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接受服务对象,并向社会响亮地提出“有困难,请找我”的口号,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到善的温暖,江海志愿者们也在活动中实现和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对于主流价值实现的最大意义即在于巩固了为善行为的社会基础。志愿者服务站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成为各界人士传承爱心的家园,许多曾经接受过江海志愿者服务的人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江海志愿者服务站自创办以来,发展迅速,从一开始注册30多人,已发展到现在13万人,在年龄上已突破了一开始的“青年”范畴,目前年龄最大的是85岁,最小的只有15岁。服务站已发展成南通市乃至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凡人”的“善举”
道德作为善的精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善行,不论事大事小,都应该得到肯定。从社会来说,道德建设靠大家的努力才能有成效,要是每个人都亲手做上一两件善事,形成社会风气,由此带来的就是社会面貌的大变化。因此,荣辱观建设应倡导从实际生活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凡人善举”现象正是南通扩大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群众基础,引导道德实践从群众个人自发走向社会普遍自觉的一个缩影。在南通,人们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好人好事称为“凡人善举”。“凡人善举”的核心是把为善行为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这有利于扩大善行的群众基础。凡人善举使爱心活动不再神秘、高不可及,而是深得百姓喜爱,可敬、可亲、可学。也正因此,才使爱心活动在广大群众中充满感召力,才使道德追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成为千千万万“顺便”可做的好事。
如皋“爱心邮路”的事迹平平实实,真真切切,137名乡邮员,立足本职岗位,在8年多时间里,在7300多公里的乡间邮路上,先后帮扶了160多户、210多位孤寡老人,把平凡的乡间邮路变成了“爱心路”、“和谐路”、“文明路”。在南通,正是由许许多多小人物的“凡人善举”成就了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真实性。他们不因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播撒爱心同时,也传递着人生价值,促进着社会的和谐。也正是凡人善举的“繁星闪耀”,集中体现出南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群众性。
制度的约束
从道德教育到道德实践,必须以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之提供动力和保障。借助制度力量增强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关键一条是把道德规范融入各种管理制度中,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真正使制度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依靠力量。南通家纺城在诚信制度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地处通州川港镇的中国南通家纺城(原志浩市场)和邻近的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坐拥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的地位,但却长期饱受诚信缺失的困扰。1996年之前,仅有一百多家布店的志浩市场,坯布品种单一,花型单调,且大部分是相互抄袭、低水平重复的产品,因抄袭剽窃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市场一度混乱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为从根本上解决家纺市场诚信缺失、无序竞争的局面,南通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在市场经营户中广泛开展以加强印花布美术作品版权管理为中心的重建诚信活动。着手建章立制,把诚信经营的一些基本要求融入市场各种管理制度之中,并在实际经营中强化落实,市场对入场经营户都要签订“不侵权销售印花布”的责任状,对印花布美术作品侵权案件等违规情况加大查处力度。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约束,市场经营秩序已走向规范,经营者诚信意识大大加强,重视知识产权、强调自主开发花型已蔚然成风。2006年,南通家纺市场已经发展成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经营户多达5000多家、每年上市近4000个花型印花布、成品200多个系列、年成交额高达300多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专业市场,国内龙头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从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整体来看,以上四个方面的机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次第展开。其中,榜样示范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内外动力,组织牵线、凡人善举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实现途径和实现方式,建章立制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