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现就我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决定的,培养学术型人才是认识世界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改造世界的需要。应用型人才是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工程原理进而再转化成产品的人才,主要从事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应用型人才根据理论水平、技术能力工作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技术型人才处于操作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技能型人才处于生产、建设、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环节。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育模式,办成了研究型的本科,同时,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了基础理论的教学。我们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极为紧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提出,要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造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加快人才大省建设,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驻马店市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强力打造“一城两区四基地”,实施高端产业发展战略。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为国家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学定位是高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地方高校面临愈演愈烈的生存竞争,只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增强学校的生命力;只有着力突出办学特色,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能否完成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新跨越,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卓有成效地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是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营造应用型人才成长环境,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五)工作目标
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思路,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扎实推进符合和体现应用型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举措
(六)牢固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围绕“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标准,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型经验,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理论支撑和工作经验。
(七)强化以应用型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全面规划实施学科专业建设。以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及专业布局,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力度,重点扶持、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工科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密切联系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寻求以应用型为主要特色的新的专业增长点;同时,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电子信息类、土木建筑类、艺术类和管理科学类四个专业集群,逐步形成以特色鲜明、条件完善、潜力可观的应用型学科为支撑,以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为主体,体现应用型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八)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设计蓝图,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由于应用型高校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当按照不同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群)要求来进行改革,形成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1.优化基础,增强后劲。构建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逐层递进、有机联系的课程平台体系,实施素质型的本科基础教育,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通识教育平台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道德文明水平、民主法制意识、身体与心理素质等,掌握必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和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学科基础平台是属于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都必须学习掌握的,并为这些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的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培养本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基础性核心课程。低年级学生可以以教学院系为单位,按学科或专业大类组织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保持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相对完整性,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后劲。
2.突出应用,强化实践。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为重点,并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有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高年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人意愿、爱好、特长以及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方向,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好专业课教学与实践教学,实施“多向选择、分流培养”,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要求。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安排教学,与社会生产一线密切结合,完善包括实验、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工程训练、学科与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结构,保证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九)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要进一步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培养分类”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专业分别采用“3+1”、“3.5+0.5”、“3+0.5+0.5”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尤其是“产学一体”、“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培养”等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渗透企业行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技能培训,实习过程渗透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联动,合作育人新机制。积极推行“双证书”(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十)深化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课教学要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增加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积极推广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和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深造和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坚持实际、实地、实岗、实效的“四实”理念,着力加强和改进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关键环节,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一)积极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学校和各院系要积极运作,通过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实现与知名企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培训基地等多途径、多模式、全方位的紧密合作,以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为基础,进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特别要争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岗位或与它们共建开放式、多功能、多元化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的实习实训“真枪实战”。学校鼓励各院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企业老总、高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骨干和行业管理专家来校为学生讲授课程或开设学术讲座。成立具有管理职能的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机构,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训的实施等,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
(十二)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结构与水平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学校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试行专职教师到企业轮训制度,让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一线实岗锻炼,更新实践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通过内培和外引,努力建设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努力实现专业课程的“双师型”,即教师在负责理论教学的同时又要负责实验与实践教学,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节的效果。要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把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绩纳入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引导教师加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精力投入。
(十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以“本科教学工程”为载体,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优势特色专业、精品开放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教材、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教学信息数据库、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
(十四)加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
树立和落实科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思想,鼓励教师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方法,并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管理、教材和教学活动之中。鼓励教师加强应用型课题的研究,更多地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十五)加大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优良的教学条件与充足的教学经费,是落实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条件和经费投入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深度和教学质量的发展程度。学校要优先保证教学投入,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切实体现。学校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加强对实验实习实训、本科教学工程、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切实保证必需的各项经费,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十六)完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行为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评估中心(中介)的作用,建立教学评估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专业、课程、教研室、教师、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评估工作研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十七)大力营造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坚持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以及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团结合作的创新品德。
2.营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氛围。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开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改革论坛等,积极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丰富应用实践,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形成应用与创新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创新创业体验,探讨创新创业方式,展示创新创业成果。
(十八)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实施
1、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作为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形成全校上下关心和支持教学工作的局面,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等部门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各院系党政一把手为院系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
2、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校党委和行政要定期或不定期研究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各院系要根据本《指导意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制定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保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各项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黄淮学院
2011年12月20日